
① 厚度參數的虛實博弈
EPE珍珠棉內襯厚度每增加1mm,原材料成本上漲5%-8%。部分商家傾向"越厚越好",實則應根據產品重量(如電子產品適用3-5mm,工業(yè)設備可提升至8-10mm),以落地實測緩沖系數為基準。當厚度高于實際承壓需求的30%時,即構成無效成本。
② 開模設計的精準度量
異形切割的刀模費用動輒上千元,若包裝結構存在0.5mm以上公差,需返工或整批報廢。某衛(wèi)浴企業(yè)曾因內襯側壁多預留2mm間隙,導致運輸過程中部件位移,引發(fā)百萬級售后損失。
③ 密度參數的隱形消耗
密度在25-45kg/m3間浮動(高密度成本增長15%),并非所有場景都需高密材質。例如化妝品禮盒內襯采用28kg/m3密度即可滿足需求,使用35kg/m3規(guī)格反而導致每平方米多耗料20%。
建議企業(yè)建立《參數需求分級表》,將防護標準、運輸環(huán)境、產品特征進行匹配式設計。通過先試樣-再小批量-后量產的流程,可將EPE珍珠棉內襯的綜合成本優(yōu)化30%以上,讓每一分投入都物盡其用。
以上資訊是五周泡綿小編為您整理編輯,更多關EPE珍珠棉的資訊,請持續(xù)關注,歡迎隨時來電咨詢:139-1263-3184 伍小姐
轉載請注明地址:http://wuzhoupaomian.com